审计40周年丨牢记三“如” 落实三“子”
  •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 发布日期:2023-12-13 09:54
  • 浏览次数:

审计40周年,是我真正踏入审计门的第一年。入职前的几年,受困于各种因素,我总是为前路感到迷茫,为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直到今年加入公职人员的队伍,真正走进审计门,我才感受到,“以审计利国计”,这份工作本身就是意义。作为审计队伍的一名“新兵”,这段时间的工作也让我对未来走好、走稳审计之路产生了三点思考:

抛掉面子,善于请教。“短绠难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刚入职两个月,我就有幸参加了一个体量大、内容复杂的审计项目。参与其中,我才知道新时代审计工作不仅关注财务审计,更囊括了项目管理、生态效益、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很多领域的“新手小白”,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因自己能力的匮乏而焦虑不安。想要快速填漏洞、补短板,自己“挑灯夜读”固然必不可少,但向有经验的“专业老手”请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前准备资料时,我总会在完成处长交办的任务后追问一句“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啊?”。可能正是因为我的主动请教,在项目正式实施后,处长也更愿意在我遇到难题时帮我捋顺审计的思路,耐心指导我取证单中存在的问题,我也因此学到了更多。

扑下身子,实干兴邦。“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审计人员是在一个又一个审计项目中壮筋骨、长才干的。在这个项目中,我发现审计工作不仅需要苦练内功将问题查准、查深、查透,更需要注意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技巧。在实施审计时,我们处长的习惯是找到问题后先跟涉及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前因后果再写取证单。因为各个部门核实的时间比较长,而我们的项目本身就时间紧任务重,所有问题类的取证单都必须在撤点前交给各个部门,我就问处长能不能直接交取证单让他们自己核实,将情况说明附在后面。处长跟我说,事先跟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他们会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了,并且情况了解全面后,我们的取证单只会出一次,这样能确保取证单的权威性。审计的工作性质导致大多被审计部门都会对审计人员抱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该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与被审计部门进行沟通,直接决定了审计工作能否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在这一点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稳住里子,坚守底线。“己不正焉能正人”。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对自身的廉政纪律有更高的要求。该如何在外界的重重诱惑下保证自己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质?我认为就像食物保鲜一样,需要外部封闭罩和内部稳定剂的共同作用。法律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就是“保鲜”的外部封闭罩。作为公职人员,我们要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尊法懂法守法;作为人民公仆,我们要自觉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当然,法律只是约束人行为的最低底线,我们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道德要求,这就是我们的内部稳定剂。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终身导师,我们要始终坚守理想信仰,对党忠诚老实,远离贪腐红线。许多大的贪污案件可能只是从一顿饭、一个红包开始的。不拘小节,终酿大祸。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作为新时代审计人员,我们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一定要在大是大非前保持头脑清醒,时刻牢记“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初心使命。

 40年风雨兼程,审计的步子在大步向前迈着,审计人员得小跑紧跟着。身逢伟大时代,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我们要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念,以“三牛”精神致力民生谋福祉;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以“三子”实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三个如”要求,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添砖加瓦。(市审计局 井浩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